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277节(2 / 3)

加入书签

生产?

这就是大明想要现代化,不同于英国所面临的情况,因为英国太小了,它的主要市场在国外而非国内,而大明的主要市场,却是在国内……

这种尴尬态势,只有生产力的质变,才能真正打破。

前所未有的社会形态,将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进步与生产力。

但也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

朱由榔必须要时刻不离地盯着它,即使保护,也是控制。

因为走到这一步,他自己对于未来,都是比较迷惘的,起码过去,战争也好,政治人事也罢,都还能从前世历史记忆中的只言片语找到依照。

而现在,他却是真的只能自己下河摸着石子过路了。

就在这份五年规划当中,就有一个不大起眼的机构调整。

原翰林院正式成为真正的学术研究机构,不再参与行政工作,未来翰林院将会分为两个部分,格物院和策研院。

前者是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后者是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而且新的翰林院也逐渐消退了官僚性质,成为超然于行政体系之外的科研机构,简单来说,翰林院的学者,就和行政部门分成两个系统了,只是人事上受内阁管辖而已。

原本就具有“半官方”背景的黄宗羲,被聘请为策研院学士。

朱由榔,这是觉得自己脑袋不够用,干脆开始培养本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学科,来充当智囊了。

海军的春天

不过在这份只是“简要”都有过万字的规划当中

并非所有人都是欢欣鼓舞的受益者

至少有人是相当郁闷的,比如相当部分的军中将帅

有关军费比例缩减,和裁军“精兵简政”的事情,他们是早有准备的。

毕竟过去那种军费开支,比财政收入还夸张,每年还得借国债来补贴的时候,是战时特殊情况。

现在大仗都已经打完,未来无论是对漠北、西域,还是东南亚用兵,都没必要动用和满清这种几十万规模的军队。

现在准噶尔全国满打满算,都凑不出十万人马来,你保留几十万野战军,比特么“冗兵冗费”的北宋还夸张,要对付谁?

军费削减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就总数而言,其实军方也没吃多大亏。

规划中提到,军费支出下降到总支出的三成五,但财政收入却也要同比增长五成,这一增一减算下来,军费其实也就下降了六分之一左右而已。

且随后的人员裁减,原光复七军加起来五十六万多人,前后左中右,每个野战军只保留四个师,光复骑军不减反增,扩充至五个师,合计二十余万。

剩下各边防都督府,分流十八到二十万。

细细算来,全军员额大概下降了十万左右

而且,过去的军费开支这么大,主要是因为战事,现在战事一停,最多有些局部冲突,如战时补给、大量抚恤、赏赐和巨量的装备补充、弹药消耗等等占大头的巨额开支都没了。

那么这些拨下来的军费,可供支配的数量也就多了四五成

这样来看,那么大家军费不是更充裕了,各个都督府兜里钱比以前多了一两倍了

吗?

这就是为什么说是“大部分”将帅会郁闷的原因

海军都督府脸都快笑麻了

在过去,海军每年军费,大概和当时编制七个师的光复前军相当。

而现在,新出台的未来军费分配,海军独占三成。

这意味着,海军一个都督府每年的经费,比两个野战军,加上一个边防军绑一块,还要多。

刚刚分配到云南当边防都督的胡一青听闻消息,当时便上疏,向陛下“痛陈利害”,痛斥“海军马鹿”误国有术!那帮“水匪海寇”狼子野心!陛下万万不能受那郑家小白脸蛊惑啊!

也就是胡一青这般“元从之功”资历,在桂林城外替天子吸引过火力的老将敢说这话了,况且人表兄(赵印选为胡一青表兄),刚刚被调离中军都督的领导岗位,现在给打发到枢密院当都承旨了,发发牢骚也没啥。

要是放姜瑄之类后进将领,恐怕屁都不敢放一个。

不得不说,虽然朱由榔通过说服李定国、李过二位支持,再加上本人的威望摆在那,下面最多像胡一青这样也就吐槽两句,哪个敢真跟天子较劲?

君不见,当时幕府山朝会,这规划草案可是交给所有人讨论的,那些个人前威风赫赫的都督们,不照样跟个乖宝宝似的,通通表示赞同。

反倒是几个都察院文官觉得不妥,争执了一下。

但郑成功本人的确是被陆军将领们给暗暗恨上了,这也不算什么不团结,军队嘛,就是这样,没点摩擦那还叫暴力机关?

毕竟这事情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海军在过去战争当中,的确没有特别显眼。

尤其是郑成功本人,很是给人一种“捡了便宜”的感觉。

对于许多军中将帅而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