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第478节(2 / 3)
益上也不亏,端的是好手段!
听闻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商们说,那里现在已经风平浪静,讨厌的海盗都不见了,这才不到两年吧?淡马锡都要变成一座大城了!
幸亏我郑家跟得快,抢先布好了局,后来去的那些大户们,想要再布局,花费要三倍以上啊。
汉唐集团真会抢地方!”
这是表扬还是嘲讽,伍大鹏董事长不关心,这个郑家集团跟得这样紧,对汉唐集团有利还是有弊才是他要考虑的。
自从打通了海上丝绸之路后,仅福建和台湾两地的贸易量那都是成倍增长。
运往印度的货物日益增多,同样,从印度运往两地的货物也是日益增多。
在海口、淡马锡、安达曼群岛几个重要节点的支持下,这条动脉不停地为两地输运营养。
澳门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尴尬了。
台湾贸易记 9
在汉唐集团以雷霆之势拿下了热兰遮城,又把荷兰东印度公司及其雇佣军势力都打瘫了之后,整个亚洲的海域之内为之一清,主要海盗势力没有了。
当时,澳门靠着这条到印度的航线活得有滋有味,因为出人意料的是,福建厦门又打开了市场,后来的泉州、福州陆续都打开了大门,可以自由买卖了,更好的是,广东战乱稳定了!他们多了好多的货源——
上帝眷顾葡萄牙人!
当然,像是这样想的可能还有西班牙人、英国人,他们也可以直接登上明大陆或是台湾贸易了。
也许唯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人没有认为上帝是眷顾他们的,但是他们也只能腆着脸主动来做生意,因为一切都不了了之了,现在嘛,做生意是最大的目的。
他们从明大陆或者是台湾买来贸物,通过马六甲水道前往印度,或者在当地销售,或者在当地停留几天后,继续前往欧洲,也可以选择波斯或其它地方。
他们可以用明大陆和台湾的货物在当地换成香料,也可以不换,怎么都是挣钱,以高级丝绸为例,十几倍的差价不算离谱。
在这个时空的交易中,一匹染成紫色的棉布可以卖到相当于那面世界的两万美元,真不知道这帮子古人是怎么算的账,汉唐集团的人对他们的价值观已经无语了。
汉唐集团的人算是做好事吧,他们怕这样高的差价不利于公平交易的理念,于是他们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远洋投放训练,把台湾和福建的海商们组织起来,一路斩妖除魔到了印度。
这可不是瞎说,人家说书人都编成了段子,在茶馆里弄些打赏钱生活,就是不知道他们要是遇到了听完书不给钱的“盗听者”,他们会怎么办。
上一次远洋期间的过程前面已经做过表述,不再重复,要不又有看盗版的人骂我水了。
骂吧,这样能给自己求个心安,你又赚了。
汉唐集团海安大队赚了一大笔护送费,这个真没有拖欠的,不算他们因为修建淡马锡和安达曼群岛这两个节点的花费,一次远洋训练竟然还能挣钱回家,这个思路真是只有汉唐集团才能想出来。
但是,这个收入必须交公,安保队私下里绝不可以做生意,这是规定。
这笔钱汉唐集团又马上投了出去,购买了许多建材物资,那个印度果阿的大明城还是要建的。
那些海商们挣了多少?他们没有说,汉唐集团也没有人问,人家把所有的费用都交齐了,再打听这个就无聊了。
第二批次的组织火暴了,汉唐集团不得不多配备了战舰,特别是补给船。
补给船船长何马象在报告书里提到了补给船在海战中的作用,指出补给船不能单纯看成运输船,太浪费,稍稍再加一点点武器装备,就可以在战舰和商船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这一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对啊,不仅可以自卫,还可以参加进攻。
但是这一点让吴杰厂长说了不少的怪话:“这就是纯纯的小白的想法。专业船只就是专业船只,不能乱改动。装甲运兵车就是装甲运兵车,大货车就是大货车,你把大货车上也加一门炮,这算啥?
不行,我就只能加两个机枪组,结构不动了。好容易算出的重心,不能动结构。”
专业人士的意见很重要,只能这样了。
事实上,这次的补给船主要为各个节点服务,所装货物都是过于沉重的物资,所以保持运输船的重心很重要。
何马象船长气得都不稀得搭理吴杰厂长了,吴杰厂长他自己还不知道。
第二次远洋行动也就在预想中胜利完成了,由于商队过于庞大,他们没有按照原先的计划,直接到波斯湾去,而是走得早,回来得早。
这第二趟,他们算是基本完成了对各个节点的主要补给,也就是意味着它们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了。
至于说持续建设,那个怕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第三次——汉唐集团发现那帮子海商不用自己了,他们也许是嫌护送费贵吧,或者赶时间,总之他们开始自己组织了,这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