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76节(1 / 3)

加入书签

热汤端来的时候,黎锦诧异的发现这居然是骨头汤,虽然味道很淡,但也比白开水要好不少。

可见如今国泰民安,官府也挺有钱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此前考试报名两百文,大概也包括宣纸、桌椅和热汤的费用了。

黎锦饥肠辘辘,虽然很不想吃那馒头,但想着后面还有四天考试,总不能每天都不吃。

于是忍着洁癖,把那被掰碎的馒头去了皮,泡在热汤中。

原本被冻得结实的馒头很快被泡软,一碗下肚,黎锦觉得浑身都热了起来。

正午过后,还有热汤供应,但这就收费了,一碗四十文。

陈西然坐在黎锦的斜前方,黎锦写完,只剩下一首诗的时候,看到陈西然举手又要了一碗汤。

黎锦想提醒他,但此刻又不能出声,只能眼睁睁看着他喝完了一碗汤。

黎锦想,县试每一场只有一个白天,这可不允许如厕的,喝这么多,等到考完还不得憋炸了。

最后一首试帖诗没有难道黎锦,他如今作诗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贴合农家生活的朴素田园风就很适合他。

但若是主考官喜欢辞藻华丽的类型,他这样就和不吃香。不过也没有太多错就是了。

黎锦写完后,又仔细的检查一遍错字。然后举手,等人收卷。

他收拾了自己竹篮,还得端坐在原地,等到最后‘放排’的时候才能跟其他人一起出考场。

县试中,县官作为主考官,只能坐在最前面,并不能巡查学生的试卷,以免他认出某些人的字迹,刻意给高分。

所以说,参加科举考试的学生家庭背景虽然差距巨大,但所有考试内容和评分却是最公平的。

这也是寒门士子出人头地的唯一方式。

陈西然跟黎锦出了县衙,直接让黎锦等等他,自己则捂着肚子跑去找茅厕了。

随后回来发誓:“我再也不花钱买罪受了!”

第二场考试,人数比第一场少了数十人。很多人天不亮就来排队,却被告知自己第一场字迹太丑,没有通过。不得参加第二场考试。

这也就是说,县官连夜筛查了所有考生的字迹和答卷情况。

内容自然没时间细看,要不然筛下来的也不止这些人了。

黎锦看到这些人大多年纪还小,恐怕就是宋先生所说的‘提前体验一下氛围’。

第二场为招覆,亦名初覆。与第一场内容无太多差别,但把诗作改成了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

最严苛的要求是默写过程中不得误写添改。

答卷就那么点,不可能给新的,所以一不小心手误,那就等于与第三场考试无缘。

就连淡定如黎锦,都先抄了一遍在素纸上,然后再仔细的誊抄下来。

因为这时间一耽误,黎锦写完的时候恰好到了收卷时间。他跟着所有人一起交卷出门。

这时候,好几个人脸色苍白,嘴里呢喃,“完了,我默写的时候写错了一行……”

其中一个人年岁已大,黑发中夹杂着银白,居然直接哭了起来。

第三场考试入场时,黎锦果然在没叫到名字的那群人中看到了这位老人。

黎锦本来还在心里感慨这些人也不容易,但当他看到考题的时候,内心只剩下一股无语言表的无奈。

因为第三场前三题还算正常,无非就是经文一篇,律赋一篇,试帖诗一首。

但最后的默写内容却是——默写前场《圣谕广训》的第七句和第十一句。

依然不能错字不能修改。

于是第四场考试前,又筛下去数十人。

考完第四场,县官派人收了答卷后,宣布明日还有第五场,主考算学。

这在黎锦的预测范围之内,但明显大多数人一脸的茫然。

怎么还有算学?虽说这是必学知识,但已经好几年没出现在试题中了啊!

县官显然不是来跟大家商量的,他冷淡的宣布完,就让人安排散场了。

因着第四场考试时候已经只剩下三百多人,这时候碰到熟人的几率也大了一点。

黎锦和陈西然刚出去,就跟黄一龄几人撞面了。

黄一龄见到他们俩,立即上来打招呼:“多亏了阿锦和陈兄帮助,我等才没有错过知府大人的书。”

“客气。”

黄一龄又问了几人住在哪个客栈,听闻他们住在两百米开外的客栈,一脸遗憾地说:“我们同窗三人到的比较早,就住在县衙斜对面那间客栈,此前还想找你们一起温习功课,后来发现考生太多了,根本没法找人。”

陈西然说:“是啊,宋先生说他们那时候参加县试的最多也就一百来人。”

许子帆之前参加过一次县试,对此有所研究。

“人多也有人多的好处。据我所知,通过县试的名额大概就是参加考试人数的十分之一,我们这一年应该会有五十人通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