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117节(1 / 2)

加入书签

黎锦笑道:“接下来就等你的好消息了。”

黎锦也给宋先生写了信回去,说了自己即将加冠,地点是宁兴书院的文庙,询问宋先生最近是否有空。

宋先生的妻子听到丈夫说这封信的内容,语气讪讪:“黎锦果然找到其他大人为他取字了?”

“他信上没说。”宋先生脸色有些不好看,但到底尊重妻子,还是回答了她的话。

当时他想给自家大郎与小包子定下娃娃亲,话还没说出口,就被妻子拦下了。

那会儿妻子的理由是黎锦家贫穷,又无父母宗亲,不像个有福气的。

可这才一年不到,黎锦就连中小三元,并且自己独立编撰了《农桑算经》和《蒙学算经》两部书,书脊上都有知府大人的印章!

一册书的售价都有三百文,这么多书出版了,黎锦的财力在镇子上肯定可以排在前面。

另一点,说他无父母宗亲,但黎锦却可以被知府大人赏识,毕竟知府大人可是钦定过每个村都至少有一套《农桑算经》。

再说了,黎锦编撰所有书的校对者都是万云,风光霁月的万解元。

别的不说,宋先生如今过了而立之年又四,大郎虚岁十,比小包子大七岁。

也就是说,宋先生二十二岁左右中的秀才,之后又考了两次秋闱,全都名落孙山。

在宋先生最关注科举考试的那个时间段,万云就像一颗闪耀的紫微星,先是两年内连中小三元,之后直接参加秋闱,一举就中了解元!

要不是他母亲亡故,得回去守孝,说不定万云早就可以登上天子堂,面圣参加殿试了。

就是这么一个传奇的人物,居然阴差阳错与他的学生成了好友。

今年寒冬,黎锦参加院试,宋先生给他和陈西然作保,就听到两人聊到过万教谕。

但当时宋先生每反应过来这人是谁,现在想想,很可能就是万云。

他的妻子显然也想到了当时说定亲的事情,但她还是怀揣着天真的希望。

“黎锦家的小包子还没定亲吧,这时候你去跟黎锦说定亲……”

她还没说完,宋先生就苦笑道:“这时候还怎么开口?就算小包子没定亲,我们家这种情况,还怎么高攀黎锦?”

“可他是你的学生啊。”

“我也只不过算是给他启蒙了而已,他能连中小三元,这都是他自己的本事。我这个时候上去要给他说定亲的事情,别人都会以为我们家见他发达了才如此做。黎锦若是同意了,那就是他人好、念旧情;若是他不同意,两家人的面子都挂不住。”

所以,这个时候聪明人的做法,就是绝口不提定亲的事情。这样大家恩义尚在,黎锦还把他当先生。

晚上,宋先生的妻子又问:“那黎锦的加冠礼,你还去吗?”

回答是:“当然去。”

就算取字的人不是他,作为黎锦的第一个老师,他也会有相当重的地位。

说不定,还有机会跟万教谕说上两句话。

=

又过了几日,总算到了黎锦加冠的时日。

因为他不在祖籍,自己也不喜欢繁琐的礼节,那就一切礼仪从简。

前一日黄昏,黎锦已经跟摈者约好第二日加冠的时间。

幸好这是在月末的休沐日,书院的学生不多,黎锦也只邀请了几个自己比较熟悉的人,陆长冬也是邀请之列。

陆长冬收到黎锦的信后,整个人激动的差点在院子里跑起来。正好之前为他作弊的先生上门,看到这一幕后一脸的难以言喻。

当然,作弊这件事没传出去,只是陆长冬自己被从甲等划到了乙等,所以先生名气并没有受到很大损失。

“你收到了黎锦的信,这么开心?”当初还不是因为黎锦的答卷太优秀,才会导致东窗事发。

陆长冬:“当然!先生,其实我现在崇拜阿锦,就跟您崇拜万教谕是一个道理。”

先生:“……”总感觉自己当时做了件天大的蠢事。

黎锦甚至还邀请了庞老、山长和知府大人,但这也仅仅是礼貌问题,他们肯定不会来。

翌日清晨,黎锦早早的起来洗漱吃饭,带着一家人前往书院。

他穿了身便服,而把秦慕文缝制的日常样式的冠服背在行囊里。

等到了书院后,秦慕文带着小包子在一旁歇息,黎锦站在文庙左侧迎接来客。

每走到拐弯处,黎锦都要跟宾客互相作揖,走到庙门前,再次互行揖礼后,才能进门。

进入庙门后、升阶、升堂的时候,都得不断地互相作揖,这提醒着读书人得谦逊、敬让,把这些一辈子都刻在骨子里。

成为真正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

山长和知府大人都派人给黎锦送了祝词,但他们本身诸事繁忙,倒是不得空。

这都在黎锦的预料之内。不过,两人能赏脸给他祝词,这也算意外之喜了。

陈西然看到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