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1336章(1 / 2)

加入书签

看到箫的第一眼,他大概就能判断出,这东西靠谱。

他小心的拿起了箫,轻轻转动,观察细节。

箫的上端有v形吹口,箫身共有七孔,音孔有六,五个音孔朝上,一个音孔朝下,根部有两个出音孔,古称「凤眼」,底部作镂空。仿竹节处竹须亦历历可见。

他很快就得出结论,这应该是明末清初德化窑白瓷七孔箫。

夏洪孝观察着沈瑜的脸色,适时的介绍:“这支箫,长61厘米,如果你喜欢的,20万。”

沈瑜看到箫在地图上显示为橙红光点,明白这是还有升值潜力的意思,再加上又是于老师作为中介,当即点了点头,说:“这个价格很公道。”

于老师看沈瑜同意购买,便说道:“瓷箫的制作工艺采用吊烧的方式。由于陶瓷在烧造过程中会缩水变形,因此保持其外观的完整性十分不易,而对内在的音域控制更是难以把握,所以成品率极低。据清代陆廷灿《南村随笔》记载,德化瓷箫,百枝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由此可见一支上好的德化瓷箫,不仅要求形同竹箫,而且要求音质纯正,属于名贵的乐器。这是德化窑的特殊产品,时代多为明末清初。”

夏洪孝又拿出另一只长条盒子并且打开,“这支也是白釉的箫。具体是什么窑口,于老师也判断不准。这是从扶桑带回来的。”

沈瑜放好德化白瓷的长箫,拿起了另一支白釉箫。

这支箫略短,白釉色泽光润明亮,白如凝脂,晶莹剔透,最有意思是,这支箫的造型略微弯曲,是有意模仿竹节生长的形态,仿竹节的分部也贴近自然生长的竹节,是白釉瓷,却能让人感觉到竹子生长的生命力。

沈瑜拿在手中,一时有些舍不得放下。

夏洪孝介绍道:“竹箫是中国古代最为流行的箫管乐器之一,可吹奏较为舒缓的乐曲。箫的音色饱满清幽,尤其适合演奏空灵悠远的曲子,用于合奏或独奏。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各种文献来看,箫常常是与道家的仙风道骨联系在一起的。此仿竹箫白釉晶莹的色泽与竹箫仙风道骨的品质相得益彰。”

沈瑜问道:“这支仿竹箫的价格是多少?”

夏洪孝答道:“这是清白釉仿竹箫,长585厘米,价格3万。”

沈瑜判断这支箫是清早期的时候在地图上显示为红点,其增值空间不大。因为已经知道夏洪孝要把这批藏品一起卖掉,所以他说道:“此箫以瓷仿竹,颇为少见,就按您说的价格。”

这时,于老师说道:“我能看明白这两只瓷箫,其他的我就不懂了,你们自己商量。”

夏洪孝又拿出了两只长箫。一只清晚期竹制玉屏箫,长655厘米,价格是6千。另一支居然是清晚期的铁箫,长565厘米,

沈瑜观察这支铁箫保存甚好,品相也佳,要价3千,不贵。

夏洪孝等沈瑜看完,把几支箫收好,又将其他盒子拿了下来,对沈瑜说:“这几只都是竹笛。”

他打开始第一个盒子,介绍:“这是清代竹笛,有作者名款。”

沈瑜选了一支笛子,拿在手里。笛子造型修长,皮色褐红亮泽,外观秀美精致,有姚永兴款识。从造型和款识以及皮壳来判断,东西不假。

他向夏洪孝询问价格。

夏洪孝答道:“1万5千元。

这件清代竹笛选材精良,在阴干以后经过裁料、上漆、钻孔、校音、缠线、刻字等工序,并在笛身上刻了制作者的名称。保存至今,品相完好,我试过几次,笛音质柔圆润。

我喜欢箫和笛,所以知道一些相关知识。笛是咱们国家最古老的乐器之一。笛被奉为宫廷雅乐,表达帝王治国安邦之愿望的同时,也是民族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所以,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

沈瑜没还价,又看向另外一只笛子。

夏洪孝打开一个旧木盒,拿出了笛筒,从中取出笛子。同时说道:“这是清识文描金龙纹笛,长645厘米,价格是20万。这支笛子保存完好,有旧木盒,笛筒和笛子是一套。”

沈瑜拿起竹笛观察,笛身为竹制,外表髹漆均匀,呈栗色,六个按音孔排列均匀。笛身侧面的基音孔上栓有琴穗。

识文描金,识是凸起的意思,文是指花纹,识文是指凸起的花纹。髹漆工艺中的识文是漆器中的一个品种。凡用漆或漆灰堆出的花纹而不再用刀加以雕琢的各种做法,均归入此类。

此笛笛身识文描金龙纹,笛筒识文描银色图案,十分华丽。

沈瑜判断东西没问题,用地图验证,笛子还有升值空间,当即同意,买下这批笛子。

他对夏洪孝说道:“夏老师,您这几件收藏可是了不得,都是少见的东西。”

夏洪孝说:“你就别夸我了。我听老于说过你的事情,你肯定见过比这更好的。不过,我这里还有一件比较贵的藏品,你看看喜不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