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151章 兔子(保底更新6500/15000)(1 / 2)

加入书签

清晨买了早饭回到寝室,早饭后继续用功写作业,一直写到八点出头,太阳出得比较大了,江森才放下笔,下楼去开了教师值班室的门,拿出被子和褥子,抱到操场上去晒。

今天的天气,算是彻底放晴了,山区那边的情况,应该也要全面转好。48小时过去,最艰难的那一段救援工作,该完成的,想来都应该已经完成。国家办这种事情,还是非常靠谱。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那群村民都能有搬出来的勇气和能力,其实所有人的麻烦都能减轻很多。

江森重生后在十里沟和青民乡生活两年,最大的体验其实就是,穷山沟里的穷,和山沟的关系还不是最大的。山沟沟本身的自然环境,对穷富的影响,最多只占到三四成。

而人本身的原因,才是最主要的。

疾病、年迈、缺少有效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没有外出的门路等等这些因素,是十里沟贫困的第一重原因。十里沟的那群读书不怎么样的小孩,江森的那些连初中都没毕业,就从乡里被淘汰回村里的小孩,就是属于这一档。而这一档,其实还好解决。

吴晨从市里下来,显然就是来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的。

就算老的、病的出不去,先把年轻人带出去也好。

接着第二重,则是当地的社会风气、风俗习惯和落后思想,把一部分人牢牢地困在了原地出不来,这个代表,就是江森的师父马瘸子。

马瘸子当初完全是有能力出头的,而且有了出息,完全也有可能回村子里带一批稍微聪明的后生出来。一旦村子里能有十户、十几户人出来,那么腾出地方,就可以让一部分十里沟山间大寨里的人搬进村中,一点一点地挪,早晚能把人全都挪出来,再不济,山上少一个小寨,少一个大寨,国家单是安排一个村子的问题,成本也能拉下来很多,扶贫效率也能提高。

但问题在于,马瘸子刚要起势,就被人生生把腿给打断了。

就像马瘸子说的,山里的这群人,你问他什么是左什么是右,他们压根儿都听不懂,无非就是看不惯他比别人牛逼,随便找个借口就把你弄死了。这就是很多小地方共同的恶习,一个人一旦开始决定往上爬、往外爬,身后就一定会伸出数不清的手,死死地拽住你的腿,抱住你的腰,宁可大家一起穷,也绝不愿意看着你的日子变好,却不懂在这种情况下,那个先爬出去的人,才可能是他们一起翻身的最好机会。

这一点,别说马瘸子,就是江森自己,也算体验得够深刻了。

那种成绩一旦变好就要被故意奚落的冷暴力环境,乡中的不关心、不在乎,村里的漠然和身边人的嘲讽和眼红。从乡里到村里,从大寨到小寨,那些闲言碎语和阴阳怪气,那种恨不能他这辈子都不要再继续读书的心情,江森一整个初三都在忍耐。而如果江森是个心理素质不过关的人,可能不用十天半个月,就彻底沦陷崩溃在那片山窝窝里了,永世不得超生了。

小孩子如此,年纪大的人,沦陷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

一群不求上进的人,整天拉着你游手好闲,没完没了地打牌和吹牛逼,早上醒来先喝点劣质白酒爽爽,迷迷糊糊到下午,睡个午觉睁眼就是傍晚,接着等天一黑,一天就混过去了。

这样的生活节奏,就算山里有座金矿,这群人也不可能发家致富。

再再然后,最后一部分原因,才是那些极少数也是最难搞定的,某些个人的极端性格和脾气的问题——比方说,江阿豹那种。就是混不吝,老子就是不出去,老子就要在山里潇洒,老子就要这么飞一般的自由,你能奈我何?

江森曾经跟孔双喆总结过,那些极端懒惰、极端无耻、极端愚昧的个体,想要帮他们翻身,至少要分七步走,而且每一步都不能省。

一要首先解决周边社会风气环境,不论如何,先把人带出这种不求上进的环境;二要帮他掰正几十年来形成的思想问题,让他最起码先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甚至都不求他能改成,只要头口认错就行;接着第三步是改正生活习惯,比方说早上一定要起床,每天不能顿顿劣质白酒,抽某些东西是不行的,一天躺在床上十六个小时也要不得,只要能早睡早起,自己给自己做吃的,能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这一步就算达标。

再接着,第四部就是帮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五要进一步深入扫盲,稍微提升文化水平,第六步才到让他掌握谋生技能,第七步给予物质和起步资金的帮助。这笔钱花下来,才能真的奏效。不然如果前面六个大饼不先下肚,光是吃第七个大饼,是不可能解饿的。

而这个过程,仔细想,那不就是一个人从小到大,正常的成长过程?

所以说读书为什么重要……

放到扶贫过程中你就会发现,很多穷了一辈子的人,穷困的根源,就出在从小到大,就没学会如何做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对!仅仅是正常的普通人而已!

不用拯救世界,不用当超人,不需要成为什么改变人类命运的天才,可以平庸,可以不那么优秀,当然也不完美,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