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76章(1 / 2)

加入书签

“知吾者唯友,秦非吾友,吾何危哉?吾将藏之,以待其求。”

我在搞的,那都是没用的东西啊!

我又有什么好危险的!

庄子:无用之学?幸会幸会。

孔甲一边说着“吾有啥好危险的”。

一边将家里藏有的《论语》《尚书》《孝经》等书,塞进自己家老宅的墙壁里。

随后,孔甲隐居嵩山,教弟子百余人。

天幕上的这些文字,被位于春秋时期的孔子尽收眼底。孔子:“!!!!”

好!不愧是我的后代!

孔子现在终于放下心来,因为秦始皇烧书归烧书,他们儒家的东西,终究是保存下来了。

与此同时,天幕还在分析、推测——

《史记·秦始皇本纪》当中,公子扶苏向秦始皇进谏、不要重罚儒生,这一记载的来源。

【以孔甲为首的这些儒生,他们在投奔“张楚”之后,继续制造公子扶苏的传说,将其塑造为“保护儒生”的仁者形象,便由此,形成了一段在秦末开始流传的历史故事。】

【虽说这仅仅是一种推测,但我们依然可以肯定的是,公子扶苏劝谏秦始皇的记载,与《说苑·反质》所记载的“坑杀方士”,并无直接关系。】

孔子:微笑jpg

没有关系,为什么要写在一起!!

很吓人的!!

还有为什么要跟焚书写在一起!

在《史记》之后——

一定还有更离谱的流传吧!!

【除了增加一段“公子扶苏向秦始皇进谏”的记载之外,《史记》与《说苑》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前者在卢生的话语之中,增添了“对秦始皇贪权严刑、不听劝谏的谴责”,以及引用了一条秦律、以此来表示方士的苦境。】

嬴政:朕还能说什么。

朕累了。

朕什么也不想说。

【另外,《史记》还将“焚书”与文学之事牵连进来,混在“求药”与方士之事后面。并且在秦始皇的话里,增加了对各个有名方士的谴责——指名道姓的那种,韩众、徐市、卢生,逐个点名批评。】

诸子百家:所以。

就是这里,给后世造成了误解吗?

传着、传着。

就给传歪了?

诚然,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乍一听见“焚书坑儒”,真的会以为是——

烧儒家的书,坑儒家的弟子。

诸子百家:没想到连“百家语”也焚呜呜呜呜。

大家以后学着点,跟儒家的他们学一学,把书都藏在墙壁里吧!!!

诸子百家:qaq

【综上所述,《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借鉴了《说苑·反质》故事。】

【而司马迁所采用的,更是这段故事的前两部分,其中也存在着改造的成分。】

【至于《说苑·反质》的故事,其第三个部分才是故事的主体与核心。《史记》所借鉴的前两个部分,在原版的故事里则是一种铺垫。】

【这一段故事,是典型的游说之士所擅长的游说之辞,典型的编造出来的天方夜谭。】

【它发生在虚构的“阿东之台”,而秦始皇亲自上场,“临四通之街”,要将侯生车裂。】

【既而便是侯生的长篇宏论,说一些空洞的说教,然后写秦始皇听完之后,顿时感到十分悔恨、无奈感叹、最终将侯生释放——】

【这些情节,如同俗套的民间故事一般。】

【对于这样浮夸张扬的编造故事,司马迁并没有采用这一段的情节,而是仅采用了前面两个作为引子的部分。】

作者有话说:

贴一个《说苑·反质》侯生vs秦始皇

侯生至,仰台而言曰:“臣闻知死必勇,陛下肯听臣一言乎?”始皇曰:“若欲何言?言之!”

侯生曰:“臣闻禹立诽谤之木,欲以知过也。今陛下奢侈失本,淫泆趋末,宫室台阁,连属增累,珠玉重宝,积袭成山,锦绣文采,满府有余,妇女倡优,数巨万人,钟鼓之乐,流漫无穷,酒食珍味,盘错于前,衣服轻暖,舆马文饰,所以自奉,丽靡烂熳,不可胜极。黔首匮竭,民力单尽,尚不自知,又急诽谤,严威克下,下喑上聋,臣等故去。臣等不惜臣之身,惜陛下国之亡耳。闻古之明王,食足以饱,衣足以暖,宫室足以处,舆马足以行,故上不见弃于天,下不见弃于黔首。尧茅茨不剪,采椽不斲,土阶三等,而乐终身者,俗以其文采之少,而质素之多也。丹朱傲虐好慢淫,不修理化,遂以不升。今陛下之淫,万丹朱而十昆吾桀纣,臣恐陛下之十亡也,而曾不一存。”

始皇默然久之,曰:“汝何不早言?”

侯生曰:“陛下之意,方乘青云飘摇于文章之观,自贤自健,上侮五帝,下凌三王,弃素朴,就末技,陛下亡征见久矣。臣等恐言之无益也,而自取死,故逃而不敢言。今臣必死,故为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