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848章(1 / 2)

加入书签

对方打完还不忘用清水净手:“总之就是楼兰的国君做生意把自己连同楼兰的黔首坑到卖了三辈子的钱都堵不了那巨型窟窿。”

“纠正一下,不止是楼兰的君主这么干,西域的君主都干了这抄家灭族的狠活。”某个文化不太高的军人补充道:“这话说得有点怪。”

“因为抄家灭族不是这么用。”长官对于下属堪比心电路图的文化水平感到窒息:“你说的也不大正确……”

瞄一眼在脑门写着“啥啥啥,你说的到底是啥”的军须靡,他又换了一种思路:“这么想也……大致没错。”

“所以西域到底为何变成这样。”军须靡在这刻是有点佩服大汉的皇帝。把西域搞得四分五裂的同时不仅没有惹祸上身,甚至还挑起西域的内部矛盾,让西域的黔首、勋贵转头对付自己的君主。

这可不是普通的挑拨离间可以办到的。

但……

军须靡垂下眼帘,绞尽脑汁地思考一个国家的君主到底蠢成什么德行,才会让国家欠下卖了祖产都还不清的天价债务。而且不止一家是这魔幻情况,西域内的国家几乎或大或小的都有超过本国极限的天价外债。

同桌的长官看出他的百思不得其解,像是有些感同身受道:“别说是你,我也不懂西域的外债是怎么欠的,而且还欠了不少。”

“那你刚才……”

“听人说的。”长官不等军须靡质疑便立刻回道:“楼兰的巴掌地里除了干活就是打牌,听人侃是我们避免中年患上羊癫疯的最佳秘方。”

长官的手指点向那群坐在满货的马车边拨弄算盘的男女文官:“只有在这个时候,我才庆幸自己是个军人,不必像……”

给人以儒将之感的长官一时语塞,也不知该如何评价统钱局的人。

说他们是计然家吧!其中有不少人出自别家。

说他们是数学家吧!西汉又没数学家的说法,而且他们也没到能称之大家的地步,只能说是有官职的账房先生。

“统钱局的官吏般处理这些难于上天的债务。”

“乌孙不如大汉人多,但是找个能算账的不算太难。”军须靡在丁零的这段日子里窜了不少,但是还有年轻人的蓬勃朝气:“我能看看吗?”

他自以为在算术方面还算不错。

长官也是相当爽快:“请自便。”

不过在军须靡信心满满地离开桌前,他还是要提醒对方大汉的记账方式已经变了好几代:“希望你能看懂汉文和身毒数字。”

安归亚的想法是把楼兰的债务一并拖到长安算清,但是楼兰除了使用麻纸、羊皮、布绢写下的无数债条,更有不好轻易挪动的陶片、石块债条。

最重要的是债条上虽写着楼兰,但是去了长安就会给人“大汉会兜底”的可怕错觉,所以包括中郎将在内的汉官都拒绝拉上数车的债条回到长安,宁可把双眼熬红也要抄录成册。

“……这些都是楼兰的欠债?”精简后的债册没有中郎将见债条屋时的冲击强烈,但还是让翻了几页的军须靡笑容消失。

啥啥啥,写的到底是啥!

与此同时,长乐宫里的刘瑞面对小侄女的作业本也发出一样的感叹之语:“啥啥啥,写的到底是啥?”

长乐宫的长信宫在薄姬去后由长居甘泉的窦太后接手,而荣升太后的薄细君则搬进婆母的长寿殿。除此外,先帝的有子妃嫔也都一一搬进长乐宫的诸多偏殿,陆续抱了孙儿孙女承欢膝下。

靖县翁主因长沙王在南越上的特殊位子而备受关注,加上她的大母又与太后交好,所以在刘瑞眼里区别于些难以对上名字父母的侄儿侄女。

“这孩子从出生起就特别端庄,比那成天上树掏鸟的瓜娃子要老实的多。”薄太后对靖县翁主的评价仅限于此,但赵子鸢却给靖县很高评价:“她是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小孩。”

刘瑞当时没有理会赵子鸢的评价,直到希腊的学者落户,卡塔利亚成了宫里的计然女史,他才意识到这个侄女不是文静,而是觉得周围人都无法与她正常交流。

众所周知,穿越到唐宋前的现代人一定会做三件大事——一是发明科举;二是拿下百越;三是引入阿拉伯数字让国库的工作减轻一半,同时升级记账方式来加大官员的贪腐难度。

虽然此时已经有了“阿拉伯”的称谓,但是身毒创造的数字还未经其名扬世界,所以刘瑞决定冠以创造者的名称来煽起一场蝴蝶效应。

中国人对好用的工具来者不拒。

少府、丞相府、内史府的算账小吏大都出自儒法农或计然家,即使只有百分之一的成员喜欢钻研数学,都会将此引入太学,慢慢改变诸子百家的研究模式。

而在这群喜欢算术的百家子里,张苍的孙子无疑是对身毒数字的推广起到很大作用——因为他把《九章算术》里的计算题都转化成了身毒数字版。

新版的《九章算术》厚度更薄,也更适合识字不多的稚儿学习。

正所谓有一就有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