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34节(3 / 3)

加入书签

十分仔细。这些东西里头,都蕴藏着自然道理。”

“那平安你都知道吗?”温成碧有些不服气的问。

平安摇头,“大自然的道理,是不可能尽知的。你说的这些还只是身边的道理,仔细观察,认真追索,总能得到答案。可还有些东西却不成。比如天上究竟有多少星星?他们是怎么挂在天上的?星星上有没有其他人住着?假使我们想要到星星上去,要如何才能成行?在星空之外,还有什么?问题太多了。”

温成碧听得出神,下意识的喃喃问道,“那答案在哪里呢?”

“答案藏在我们身边,等着我们去找出来。”平安说。

当此之时,平安并不知道这么简单的一次谈话,会开启一个女孩子内心深处对于追寻真理的决心,也不知道未来第一位女科学家就这么被他忽悠出来了。

他只是很高兴的发现,其实所有人都不缺少探索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只不过在此之前,大部分人一直都不得其法罢了。即便如此,深究此前曾经出现过的文字典籍,便会发现,其中有些也已经蕴含了这些道理。

他要做的,是去芜存菁,然后推动大家一起去发现更多的真理。

“平安,那个座钟花费成本几何?若是不用那么多金玉珠石呢?”最后,温老爷子忍不住问道。

他其实也很想研究一番这玩意儿,但是跟自家孙女抢东西就有些不人道了。所以温老爷子转而向平安求助。反正他既然能做出一个,也能做出更多。

平安道,“只要掌握了原理,制作只是惊喜些,并不算难。”顿了顿,又道,“我欲与温家合作,做这座钟的生意,老爷子意下如何?”

“哦?”温老爷子闻言,倒是沉思起来。

这生意自然是做得,只是,平安为何要平白便宜了他们?毕竟以他的能力和背景,如果自己做,也不是不成。

对于这个问题,平安表示,“我只是不耐烦处理这些琐事罢了。”毕竟他要忙的事情已经足够他焦头烂额,实在是不愿意再给自己增加负担了。

对这个说法,温老爷子也有些无奈。不过这种事自家不吃亏,他自然很爽快的答应下来。

其实平安除了嫌麻烦之外,也有另一个原因,毕竟利益才是最稳固的联盟,要将温家拐上船,不付出怎么可能?而且,他要让温老爷子看见自己的“自然科学”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利润,然后他才会全力投入其中。

在京城那边,要做这些事情阻滞太大了,所以平安除了给傅彦一份计划书之外,并不过多的插手。因为以他的推测,就算要修书,恐怕也是从经史子集那边开始,之后才会是那些比较繁杂的作品,然后才是冷门的医卜星象,至于自然科学?等着吧!

所以索性就从比较开明的江南入手,大家分工合作,互通有无,也很愉快嘛!

有了这个切入点之后,果然之后谈起修书的事,温老爷子的积极性就增加了许多。虽说现在图书馆还没有建起来,但是他老人家也表示,可以召集人手,先将这个工作组织起来,慢慢做嘛。

平安并不贪心,也不是要立刻就出什么成果。所有首先要做的,是在浩瀚如烟的典籍之中,将与自然科学有关的东西给挑出来,编纂成册。然后再以此为本,去进行探索。

不过越是基础的工作,就越是困难。

如果不是有温家支持的话,平安自己要做成这项工作,恐怕穷其一生也未必能够成功。

这就是他跟古人最大的区别。平安自认为上学的时候记忆力不错,也背诵过许多文章。但是跟这些古人比起来,就差得太远了。尤其是后来网络发达之后,不管需要什么资料,一搜就有,平安都觉得自己记忆力退化了许多,有时候连熟悉的汉字都不会写了。

但是对古人来说,因为书太难得了,所以他们每每得到一本书,就会将之反复研读,背诵。以后还会经常温习。发展到后来,小孩子上私塾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书,等到背通了,先生才会逐字讲解。

就连科举考试,童子试考的也是贴经。基本上跟后世的填空题差不多,给上句填下句,给下句填上句。甚至考进士的时候,也会有一场考贴经。

南的悠闲日子

其实现代人对古代的科举不甚了解,总会以为科举制度非常死板,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事实上科举考试的科目也是很多的,有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等等,另外偶尔有些朝代还有武举。像清朝还开过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