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5155xs.com

第五三回 毛泽东智胜当局 李大钊拜会总理((2 / 2)

加入书签

深入考察,毛泽东把工作重点转向了安源。

位于江西萍乡的安源煤矿和湖南株洲到萍乡的株萍铁路,合称安源路矿,共有一万七千多名工人。由于株洲同长沙已有铁路相通,便于湖南党组织深入矿区,加强领导。毛泽东长期关注安源,了解到该矿工人劳动强度大,却工资低微;安全无保障,伤亡事故频发;深受残酷压迫的广大工人,急切渴望着脱离苦难。毛泽东不辞劳苦,三次携带李立三前往安源,下到又黑又脏的煤井,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疾苦交朋友。夜晚则举办补习学校,发现和培育骨干。毛泽东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工人们应该团结起来,争取自己的利益。他比方道:“路上一块小石子,大老板随便踢一脚,就可踢开。如果把许多小石子掺上沙子、石灰合成团,大老板想搬也搬不动。”“工人的‘工’字,很有讲究。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这一竖就是我们工人。我们工人阶级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阶级,只要我们抱成团,就会形成无坚不摧的革命力量。”在毛泽东的耐心启发下,一批先进骨干先后加入了党组织。毛泽东不失时机的成立了安源路矿党支部,由李立三任书记。随后,毛泽东返回长沙,又选派刘少奇、蒋先云、黄静源、毛泽民等陆续到安源开展工作。

毛泽东特别重视以合法形式开展斗争,他反复告诫李立三等人:“既要打狼,又不能被狼咬伤,要讲究斗争的策略。不能单纯斗勇,更要注重斗智。”“要充分利用工人补习学校,先把脚跟站稳,逐步开辟政治运动。”据此,李立三在安源利用办平民教育的名义,开展活动。他通过关系多方了解,得知萍乡县知事是前清举人出身,喜欢古文骈体,反对白话文,便用“四六体”写了一篇呈文请求立案,果然很快得到批准。安源第一所工人补习学校得以公开成立,在此基础上,又成立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李立三任主任,工人的活动取得了合法的地位。

1922年5月中旬,毛泽东第四次来到安源,召集中共安源路矿支部会议,听取工作汇报。当听说“五一劳动节”工人游行时,有人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毛泽东立即告诫大家:“此事欠妥。不能把共产党公开出去,要注意保守党的秘密。在复杂的环境中,要讲究斗争策略,既要积极开展工作,又要谨慎稳妥,避免无谓的牺牲。”

此后,工人俱乐部改变斗争策略,采取创办“消费合作社”的方式,把俱乐部同工人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使加入俱乐部的工友日渐增多。九月初,毛泽东第五次来到安源,和李立三、刘少奇、蒋先云等分析形势,一致认为罢工时机已经成熟。接着,又召开党支部会议,研究罢工方案。毛泽东提出了“哀兵必胜”的策略,以争取社会舆论的同情,孤立分化路矿当局。9月14日,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为工人总代表。毛泽东为罢工制定了“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的口号,并起草了罢工宣言,提出了十七项政治和经济要求。经过五天的激烈斗争,工人俱乐部未伤一人,未败一事,而得到安全的胜利,迫使路矿当局接受了工人的条件,签署了增加工资,改善待遇,承认工人俱乐部有权代表工人等协议。

罢工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锻炼了工人队伍,涌现了一批优秀骨干。毛泽东指示安源党组织,趁此良机,吸收优秀工人入党。安源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先后建立了十三个党支部和二十六个团支部,党团员人数达到一百多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